2023年9月26日,由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主办的“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系列第9期主题活动“出口管制与争议解决”成功举办。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国法学学术交流中心、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商事仲裁研究中心、上海市法学会仲裁法学研究会、上海进出口商会、教育部区域国别基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中心以及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支持。来自法律和相关行业的众多实务专家、学者、仲裁员、律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上海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国际仲裁中心)秘书长王唯骏致欢迎辞。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常务副主任邢芝凡在活动最后作了会议总结。
王唯骏秘书长指出,各国通过建立出口管制法律制度来加强和规范出口管制工作,我国也已出台了包括《出口管制法》在内的多部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基本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协调的出口管制法律制度。她认为,由于出口管制多方面的监管要求,企业在开展国际贸易时应关注出口管制合规风险,以降低或避免损失。她提到,鉴于审理专业性、程序便捷性、信息保密性、裁决跨国可执行性等特点,仲裁能够为国际贸易中的各类纠纷提供具有特殊优势的帮助。裁判者的专业性能使其以行业思维处理行业纠纷,程序的非公开性能很好保护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专有信息和敏感信息,而程序的契约性则为可能造成的争议提供了较为确切的管辖和法律适用依据。
本次活动第一环节主题为“出口管制相关争议解决的发展趋势”,由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刘润东主持。德国Taylor Wessing合伙人、欧盟驻华商会法律工作组上海主席Dr. Michael Tan,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杨光,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张磊,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法律顾问、专家姜文清以及先正达集团中国合规总监时明清参与了讨论。
上海高校智库国际经贸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磊以“WTO出口管制争端的新特点”为题作了分享。他介绍了出口管制争端的相关纪律规定、WTO出口管制措施的不同类型以及WTO数量限制措施例外规定,分析了如何利用包括出口禁令、许可证、管制在内的各种措施,协助对受管制和敏感货物的贸易进行风险管理和监督。
上海国际仲裁中心副秘书长杨光围绕出口管制法律制度的历史沿革及上海国仲的相关实践作了演讲。她指出,出口管制是各国对军品和两用物品等进行贸易管制的通行做法,其目的是维护国家安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近年来,个别国家通过“实体清单”等制度,对企业进行贸易制裁,引发大量的纠纷,包括商事纠纷。上海国仲亦受理了一些因出口管制而引发的商事纠纷仲裁案件,这些商事纠纷主要包括因制裁导致的合同履行障碍、资金支付不能等。
德国Taylor Wessing合伙人、欧盟驻华商会法律工作组上海主席Michael Tan从欧洲企业的合规实践及数据出口管制等方面作了分享。他指出,许多欧洲企业对敏感行业的出口管制较为熟悉,这体现在其对合规业务的大成本投入上,许多敏感交易在开始之初就会被这些企业的合规部门所否决,从而不会进展到后期的争议解决中。他还指出,我国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数据出口管制,大量的争议则来源于相关监管口径和风向的变化,许多跨国企业仍旧面临较大的合规压力。
先正达集团中国合规总监时明清围绕出口管制中企业合规体系的搭建进行了演讲。他指出,制裁的典型表现之一就是出口管制,因此将出口管制纳入不可抗力条款是企业合规中的重要一环。企业在合规过程中需要拥有前瞻性的认识,能够判断监管和管制的下一步方向并提前准备应对措施。他还指出,中国在出口管制方面也出台了相应法律法规、行政命令,这也给企业的合规管理体系搭建提出了挑战。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法律顾问、专家姜文清分享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作为一个国际组织的成立和业务情况。她介绍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的设立背景,并介绍了董事会各席位的构成情况。其业务主要聚焦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她也提到,作为国际组织,鉴于该银行免受全部成员国当地法院的管辖,因此仲裁成为其天然选择的争议解决方式。
本次活动第二环节主题为“研究与探讨:应对和解决”,由上国仲合作发展部部长许索晟主持。富士康(鸿海)芯片产业集团中国区副财务长及首席合规官洪秀萍女士、中国东航法律合规部高级国际法律事务陈诗麒女士、头部某信息技术公司总法律顾问路彬先生、昕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敏女士、英国皇家御用大律师Jern Fei Ng, KC.参与了讨论。
富士康(鸿海)芯片产业集团中国区副财务长及首席合规官洪秀萍女士从应对视角出发,分享了芯片行业前期排查风险的经验。对于如何从争议解决视角应对出口管制风险的问题,她提出应从风险防控成本的思维角度出发,考虑商业模式,并分析可能会受影响的人财物;她建议可以进行人才激励,加强供应链管理协同合作以及重视内控合规等工作。
中国东航法律合规部高级国际法律事务陈诗麒女士分享了在出口管制大背景下,航空行业实现合规的经验。她指出由于航空制造业产业的独特性质以及民航飞机多具机龄长、迭代速度慢等特点,民航制造业与其他行业在出口管制合规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她认为可以从引进、使用和处置三大环节来实现合规。
头部某信息技术公司总法律顾问路彬先生从争议解决视角出发,首先分享了出口管制下最容易发生争议的合同条款类型。其次,立足于当前俄乌冲突加剧,美国涉俄出口管制与制裁层面扩大,手段更加多样化的趋势,建议企业可以从完善合规协议、注重供应链安全维护、提升客户满意度及加强和政府部门沟通等方面系统应对。
昕原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李敏女士就仲裁在出口管制类争议解决发挥的作用这一主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她认为在应对出口管制争议时,仲裁这一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巨大。她也指出熟悉游戏规则的重要性,要从不同角度关注公司的合规体系建设,包括宏观角度上的国际动向、中观角度上的公司自身建设,以及微观角度上的员工选任和员工合规意识的提升。
皇家御用大律师Jern Fei Ng, KC.分享了国际商事仲裁在应对出口管制纠纷方面的优势。他指出,律师需要利用仲裁规则,积极帮助客户确定争议解决条款的内容;在现有规则框架下选定有利于当事人的边裁。他结合自己亲身参与的案例指出,尽管仲裁为一裁终局,受不公正对待的当事人也有保险机制,即当事人可以通过申请法院在法律框架下进行干预,以实现公正。
英国伦敦大学Queen Mary法学终身教授Professor Malik Dahlan作为特邀嘉宾远程分享了出口管制与制裁在英国法律界最新的发展状况,如受出口管制与制裁影响的当事人如何获得代理和辩护,以及英国法律界在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他结合俄乌冲突实例,指出变化的国际局势会给法律服务行业带来的影响,强调促成代表专业的法律行业与代表普通群体的社会大众间的相互理解有助于形成公共利益和法律行业利益的和谐共生。他提到,涉及制裁的法律法规的出台会给企业、律所等主体带来难以预见的影响,此类影响需要通过专业性的指导意见得到消弭。
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常务副主任邢芝凡对本场会议作了点评总结。她指出,面对国内外出口管制的双重压力,企业要开展系统型的准备工作,并提出三方面的应对措施:加强合规体系建设、完善仲裁条款的架构安排以及建立危机公关演练机制。最后,她简要介绍了德和衡律所的国内外发展状况,并表示希望加强与各位嘉宾的合作。
“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是依托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在国际商事争议解决领域形成的平台优势和聚集效应,在新的国际环境和投资经贸趋势下所推出的系列主题活动,旨在围绕重点领域和热门话题,邀请国内外投资经贸主体、商协会、法律服务机构、高校科研机构、司法和相关行政部门的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商业交易和投资经贸领域的争议解决前沿问题。“上海国际仲裁会客厅”将聚焦仲裁与其他争议解决程序之间的互动与衔接,积极探索争议解决领域“中国特色”与“国际标准”融合发展的“最佳实践”,致力于推动上海成为高端法律服务“近悦远来”的集聚地,国际仲裁高朋满座谈笑有鸿儒的“会客厅”。